
建筑,是我们跟自然的相处之道

你知道,世界上有一位建筑师,能够像个流行歌手一样,站在台北小巨蛋的舞台上对著万人发表演说,独挑大梁演出两个小时,令全场的响起如雷的掌声吗?他就是充满传奇的知名的建筑师「安藤忠雄」。
最为令人津津乐道的传奇,就是他身为「前职业拳击手」的特殊经历。
没错,他在成为一个职业的建筑师之前,做过卡车司机,职业拳击手,也为了朝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柯比意的作品,而打工存钱,独立坐上火车横越西伯利亚大陆。
除了传奇的经历,当然他的作品也一定要有可观之处啰。建筑师,往往都是隐身在空间之后的人,为什么安藤忠雄可以有这么高的知名度呢?我想,他永远以「清水混凝土」做为材料的主轴,加上一贯简单低调的空间风格,这两样彻底实践的设计标识,使得安藤的作品,拥有了极高的辨识度。

穴居,木屋,砖造,来到二十一世纪初叶的现在,我们活在人类的「混凝土时代」。
用砾石,细沙,石灰,加上水,以固定比例调和出来的混凝土,为将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人类,提供最厚重的安全感,而安藤也善用人类对于混凝土的情感与记忆,加上细腻完美的灌注工法,呈现了无与伦比的「混凝土时代」最高艺术颠峰。
所谓「冰冷的」水泥丛林,向来都是人们言论讨伐的对象,也许来自大山和地壳里的砾石跟沙子们,正默默的留著泪呢?只要虔诚而细心的去使用,混凝土就是大自然赠予我们最可靠而温暖的住所。
于是有想法的建筑师,并不止是使用坚硬的混凝土材,在他们的作品中,他更要指挥光,水,风,为他的沈稳的建筑作品,增加轻盈的灵性。
建筑,不是我们隔绝自然的方式,而是我们跟自然的相处之道。
by 阿信 from 新浪博客
2007-11-24 17:29:40
完整转载请注明来自MayDayLand